?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清龍 楊秋)近日,中方縣司法局派駐板溪村的工作隊成功調處一起修路占地糾紛,雙方當事人冰釋前嫌,重歸于好。
“楊隊長,你們快來人啊,我家老頭子又跟別人吵架了,你們快來勸勸啊。”當天,接到電話工作隊長楊秋及村干部火速趕到本村22組唐某度家,安撫沖突雙方的情緒,仔細了解到情況的來龍去脈。
原來,矛盾雙方系堂兄弟,因一方修路入戶占用了另一方的土地,并砍了幾棵樹且不打招呼,另一方覺得被欺負、很委屈,在交涉無果后,便跑到修路方家里去吵架了。工作隊及村委會通過實地勘察、走訪村民,詳細了解情況,考慮到雙方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堂兄弟,這不僅關乎公平正義,更是關乎唇齒相依的鄰里生活,如果任由矛盾激化,很可能造成難以預測的后果。于是駐村工作隊及村委會立即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“面對面”調解,進一步厘清基本事實,找出雙方矛盾焦點。
調解初始,雙方當事人態度強硬,楊秋和村干部楊修恒、王蘭英一邊耐心地傾聽雙方當事人宣泄心中的不滿,一邊循序漸進地引導雙方冷靜下來,并結合具體情況,向雙方當事人闡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,通過動之以情、曉之以法,雙方當事人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。
就在大家以為矛盾得以圓滿化解時,雙方再次因為口角發生矛盾,對此駐村隊員及村委會迅速將雙方分開,說明如果采取過激行為,于情于法雙方將是“兩敗俱傷”,引導雙方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,不能因為一時口舌之快破壞家族關系。最終,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的耐心調解下,雙方當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,修路方就占用的土地和砍掉的樹木補償另一方800元,且在附近劃出同等面積的土地作為交換,雙方矛盾得以圓滿解決。
和睦的鄰里關系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。一直以來,中方縣司法局在普法強基,處理基層矛盾糾紛過程中,始終以化解矛盾促和諧為目的,完善“三源共治”機制,發揚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形成人人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,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。下一步,中方縣司法局將圍繞司法為民這一主線,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對新時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期盼、新要求,不斷創新司法為民新舉措,切實解決當事人“急難愁盼”問題。
責編:周玉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